為何計算馬數量習慣用匹這個字?高雄市馬術委員會顧問 戴貴立

馬在量詞使用上和其他動物最大的不同,在於「匹」這個字。牛和豬用「頭」,羊用「腔」,貓狗鳥用「隻」,魚用「尾」,馬則以「匹」來計算。馬「匹」和布「匹」(或是布「疋」)共用「匹」,這種現象非常特別。
從古書上可以找到許多例子,從甲骨文就有「幾匹馬」的記載,金文「匹」像皺摺的布料。先秦書籍對於匹這個字也是非常普通,經常可見。資料很多,但是要找出源頭不容易。限於證據不足,往往只能根據現有線索,做出合理推論。
如果匹的本義掌握好,其他引伸義就比較好梳理。因此從文字學來分析解釋「匹」,比較能夠得到完整的答案。然而《說文解字》裡面這樣解釋匹:「匹,四丈也。從匚八,八揲一匹。」這個解釋,許慎並未說出匹的本義,因為金文裡面已經多次出現「馬匹」或是「匹馬」,匹在上古時代就是馬的量詞。所以清代學者段玉裁說「字之本義有難定者」。
現在許多字典沿用說文解字的錯誤說法,與目前考古出土的史料證據看,匹絕對不是布料四丈。這是引伸義,歷代許多人談到馬匹,匹夫匹婦,對於匹字,存許多懷疑,可是資料有限,不易找出原始意義。用匹計量馬,目前發現最早史料見於《尚書文侯之命》:「馬四匹」。可見堯時代,一直到秦始皇之前,就用匹這個字,而且明確使用在計量馬上面。

 

 

 

 

 

 

 


中華民國馬術協會 C T E A │與我們連絡│ 地址:台北市朱崙街20號8樓808室 電話: (02)8771-1508 FAX:(02)2778-3740 網頁設計/ KISS DESIG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