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場經營面面觀
李政憲秘書長
台灣馬場的發展就如台灣馬術選手的養成過程,從無到有,雖不至於『跌跌撞撞』但總是給人亂中有序,船到橋頭自然直,雖無完整可依循的系統但卻也自成一獨特的『台灣風格』。
由於馬術運動被定位為『貴族運動』,這有如含著金湯匙出生的高尚運動也讓馬場經營者背負著理想與現實間的衝突。到底經營馬場是為了興趣、理想或是為了營利、事業?如果能將興趣與工作有效的結合,這之間不應該是衝突而是取得平衡並創造最大的經營效益,讓馬場的經營走的更順暢。
檢驗一個馬場你可以發現除了馬場硬體的設施外,她存在著「技術」與「經營」兩個層面的面向,技術上可劃分為:馬場的專業騎術(教練騎術)及教學技術;經營上簡言之就是馬場經營的方向,及馬場的核心價值為何。就「技術上」而言台灣現存的馬場經營者大多都是技術本位,選手出身,雖然與歐洲馬術大國比較起來尚有相當大的進步空間,但整體而言台灣馬場的騎馬技術尚足以滿足一般消費族群,而就經營面而言個人認為會有較大的探討空間。
近年來馬術運動的推展總是給人感覺「有功無賞、打破要賠」,馬場經營者常常是心驚膽跳的過日子,常常一個風吹草動就有可能造成意外事故,讓馬場的心血付之一焗,一個「林志玲摔馬」馬場就會有半年的壞風景,因此經營者不能再靠運氣來經營馬場,更不能靠消費者的「無知」來創造自己的利益。就營業的角度而言我會建議將馬場定位為「服務業」(以台灣市場而言),然而如果以服務業的性質看待馬場的經營時我們會發現一些值得玩味的問題。馬場到底要提供什麼服務?
(一)、一個舒適的騎馬環境
硬體環境:讓消費者覺得到休閒的目地(馬廄、場地、地面、衛浴、休息、、、)
人文環境:馬場內部具備的資訊提供、人文、文化特質(親切、尊重或是衝突、對立),很多消費者想學騎馬是『鼓足勇氣』才進馬場的,因此馬場人文環境是吸引消費者非常重要的潛在因素。
(二)、專業的教學系統:
有系統的教學能讓消費者對馬場產生信賴感,消費者對於學習成果的期待與馬場教學的進度是否有落差,對於不同年齡成層甚至不同對象不同的需求(幼兒、青年、復健者、減肥、馬主、、、)是否有『差異性教學』的系統?教學的進度與學習狀況是否有紀錄並能隨時做彈性調整。
(三)、合格的馬場教練:
就服務面而言教練的『質』是經營馬場成功的關鍵,『證照制度』對所有行業而言都是必然的趨勢,馬場教練是否具備合格的教練資格對消費者而言是最直接的而且必要的保障(對馬場經營而言亦然),因此具備合格的教練是經營馬場的基本要素。
(四)、教練的分工與合作:
教練間因技術本位的主觀因素、對教學看法的差異、教練本身的企圖心、於馬場內部造成的衝突時有所聞,甚至形成「家醜外揚」內耗的局面,教練流動率高、教練的管理問題等等都馬場的經營者心中的痛;教練的分級不應以技術的層面消極論斷教練的優略,而應以積極的「協同教學」、以不同層次的教學需求區分不同領域的教練專業,例如有些教練對幼兒的教學特別有耐心,特別能取得兒童的喜歡,這能力與該教練的技術分級(A、B、C)並無直接相關,因此教練間針對教學不但應合理分工更應積極的合作,形成一個所謂「學習型的組織」唯有教練團隊願意互相尊重才有可能產生研究發展的精神,長期而言馬場的顧客「回流率」高,馬場經營所產生的經濟效益高,教練的收入將會更合理安定。
(五)、馬匹的質與量:
馬匹在馬場是最重要的「生財工具」但卻是最不會抱怨的好伙伴,最有生產力的「營業員」常常不是身價最高、動起來最漂亮的「明星」,如果認真思考這是很有趣甚至有一點哲學意味的問題,因此馬場如何合理分配資源,有效創造最高經濟效益都是值得探討的問題,但最終還是回歸到馬匹的管理上是否能保持最佳的營業狀態,馬匹的工作是否合理調配,馬匹不是機器她的工作絕對無法「量化」,聰明的經營者當思考馬場的經營該「以量取勝」或是「以價制量」就企業經營而言就是所謂「紅海」或是「藍海」策略的經營概念了。
(六)、危機處理的能力:
「預防重於治療」:預防的觀念用於馬場經營的概念是很受用的,是否能做到零風險應是最重要的功課,例如明確的保險(針對馬術運動)保障、消費須知的建立(具體的看板)、學習者簽訂學習協議書(並明確口頭說明)、合格教練(教練證公開標示)、教練專業教學(教練專業之遵循)、安全裝備(依規定穿著)、馬匹調整、場地維護、馬場動向、教學流程等等都是安全的基本考量。
緊急事件處理:當萬一發生意外時馬場於事件發生的當下處理的應變能力如送醫的聯繫(地點、電話)是否有固定流程、報警、意外現場的處裡(拍照)保留證據、教練對事件的明確描述、統一對外發言的窗口、主動尋求協助(馬術協會)。
以上簡單幾點當然無法完整涵蓋馬場經營的面向,但總是就經營的馬場現況提出一些探討,馬術協會對馬術運動的推展導入企業經營的概念,就競賽制度、積分制度、裁判、教練等制度都有及具體的修改及落實,尤其更清楚的感受到本會團體會員(各馬場)的生存與馬術運動的推廣有直接且密不可分的關係,一年來各委員會努力推行各項工作有如公關委員會與各媒體建立的關係有效的提升馬術運動的正面意義與能見度,財務委員會積極的對企業募款,法規委員會對馬術協會各項競賽制度落實的督導,國際事務委員會帶入國際最新的資訊,競賽技術委員會一年來重新檢討教練、裁判、競賽等制度並計劃於新的年度積極落實,期待馬術運動能透過協會、馬場、馬術愛好者共同的努力創造台灣馬術運動另一個高峰。
|